一開始會看到這本書,是因為它出現在師大電子圖書的熱門借閱排行榜,市面上充斥著各類記憶術和提升學習技巧的書,但這本真的寫得很好
花更多篇幅在探討個案以及如何「基本功」,算是更實務面的《刻意練習》
回顧我的經歷,還有另一個解釋不容忽視:我當時不懂得如何學習。我沒有掌握思考的方法,沒有問自己問題或是設定目標,甚至不知道習得知識意味著什麼。
/
學習的時候,我會問自己:「我真的懂了嗎?我了解我正在學習的事務背後的邏輯嗎?」此外,我也逐漸接受每個人的學習速度不一樣。
/
人因為努力而不是聰明讓人讚揚時,學到的反而更多。
/
即使小小的調整也可能帶來顯著的改善。例如在飛鏢實驗中,學習方法組大概有一半的人會紀錄每一次投擲的分數,光是這樣做就足以提升表現。然而,大部分人卻很少這麼做。
/
最近的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時為一幅畫拍了照片,就比較不可能記住這幅畫,因為大腦似乎認為這幅話已經儲存在數位裝置裡了。
/
事實已經失去它們大部分的價值。細節不再像以前那麼重要,對幾乎所有人來說,現今重要得不是資料本身,而是我們如何利用那份資料更好地思考。說得更確切一點,我們如何更有效地習得新技能?如何更加理解複雜的問題?何時該把東西記載腦中,何時又該儲存在電腦裡?
/
「精通」這件事本身也不斷在改變。專業技能的生命週期變得更短。...這同時改變了我們習得新技能與新知識的方式和理由,因為光靠練習已經不再能成就完美。
/
想要精通某一專業,必須熟練基本功。
/
學習的目的是要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請把學習想成是在弄清楚一套有組織且可理解系統的各個部分。
/
人們需要「專家的思考技巧」才能成功。人們必須懂得如何解決「非結構化問題」。如果你是電腦工程師,必須能夠解決技術手冊上沒有描述的問題;如果你是語言治療師,必須有能力幫助那些有著不容易定義的語言障礙的孩子。
人們還必須更有能力從新資訊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在廣告公司工作,你的一項關鍵技能也許就是說明某個客戶如何利用當天早上的新聞宣傳;如果你是證券經紀人,關鍵技能則是弄清楚氣候變化會如何影響穀物的銷量。
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應該跳出自己熟知的領域去尋找類比——有電影製作方面的問題,可以看看音樂產業有沒有創新的線索;遇到行銷難題,可以去新聞業尋找一些創意的火花。
/
自我測驗這個策略能大幅提高學習效果,有時甚至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十,但學生很少採用這個方法,寧可草草把課本再翻一遍。
/
價值感: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會。
目標: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目標。
提升:某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打磨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延伸:在掌握基礎之後,去運用自己知道的東西。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形成關聯:要看看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如何結合在一起。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想要知道這個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的事實和步驟互動。
反思:審視自己知道的東西,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學習往往是一種心智活動,越是積極主動參與,學得越多。
為學習設立目標,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知道些什麼。
/
有效學習往往可以歸結到看見一個知識體系的內在關聯。有沒有一個類比物可以幫助解釋這個概念?這個概念與其他領域或主題有什麼關係嗎?
/
動機是習得任何一項技能的第一步,若在某樣事物中看不到任何意義,我們就很難學得會。意義之所以重要還有另一個原因——它是「理解」的第一步。
/
不只是快樂,不只是獲利,人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價值,而那些認為自己感受到更多意義的人,比較不焦慮、身體較健康,對生活也較為滿意。
/
當專業知識或技能被分解為一塊一塊時,我們學起來最有成效。
/
當學習變得困難時,我們需要情緒上的支持。
太少探索、太少興奮感,我們會失去求知的渴望。
/
焦慮的應試者如果跟朋友的關係比較親近,考試成績會比較好。同儕的支持似乎提供了情緒上的緩衝物,可以抵擋考試帶來的精神壓力。更容易調節自己的感覺。
/
不讓專家做手勢,他們就會表現得很糟,完全失去應有水準。
/
首先,要選定資訊,亦即自己到底想學什麼,接著,必須在自己現有的知識和希望學習的資訊之間創造某種心理連結,將那份資訊整合近自己知道的事物裡。
所以,如果想要學習跟蘇聯獨裁者史達林有關的一切,就要主動將自己知道的事(史達林是獨裁者)與想要學習的內容(史達林在喬治亞長大)連結。
/
練習越投入,效果越好。
/
「做中學」可以創造意義。看見複雜性、掌握細微差異,最終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
/
無論學的是法文或立陶宛語,如果沒有真正使用,就會變得比較難用那種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情感。
/
你如果討厭excel,就很難學會excel。心態會以非常微妙的方式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
/
對學習抱持探索的心態。假如你為了一門課閱讀一本書,不要一直把焦點放在最後的成績上,這會讓整個學習經驗看起來充滿壓力,令人緊張到胃打結。要在書中尋找你覺得好奇、對你有價值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成果往往會更好,整個學習經驗也會愉快多了。
/
人們通常很難靠自己學得很好,尤其在學習過程的初始階段。我們的能力很弱,不具備專業知識或技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麼。
/
想要學習新東西時,人們通常都是立刻一頭栽進去,試圖靠自己精通這項專業技能;然後,當他們發現該技能比自己想像中困難時,就會心想:
反正我從來也不擅長那件事。
/
處於學習的早期階段時,必須密切管理學習過程,學習往往可以歸結為一種知識管理,關乎設定目標和制定計劃、獲取基本技巧和鎖定專業技能。
我要學什麼?為了學習那樣事物,我有什麼計畫?
/
學習的時候,你不能毫無計畫,走即興路線。
你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改變計劃,但總要有個計畫。
/
短期記憶往往是學習發生之處。
/
為了掌握專業知識或技能,我們必須把它們分解成容易消化、理解的片段,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分散的片段上。換句話說,我們必須確保任何新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可以透過短期記憶的窄門,好好儲存在長期記憶裡。
/
即使在做簡報時播放一小段音樂,都會妨礙人們學習:一項研究指出,在沒有背景音樂的狀態下上線上課程的人,學到的東西多出一點五倍。
/
短期記憶的有限容量就解釋了為什麼焦慮對於習得專業知識或技能如此有害。當我們覺得有壓力,覺得害怕或恐懼時,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們的情緒會把大腦的速寫簿填滿。
/
學習的時候,最好與任何會增加認知負荷的事物保持距離。讓人分心的事物都會耗損短期記憶,妨礙我們學習。
/
電腦保持連線的學生學到的東西,比不連線的學生少。
/
使用筆記型電腦還會降低隔壁同學的學習效果。
/
學習新知識,要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
我們通常是透過已有的知識來理解事物。
/
如果你對某樣事物一無所知,就很難學得會。
/
My Every Educated Mother Just Served Us Nine Pizzas. 首字母代表了太陽系九大行星的第一個字母。
/
人們嘗試學習新事物時,鎖定的目標常常「不是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就是對他們來說太難的事物。」
/
若想提升自己對藝術史的理解,多數人會從複習他們已經相當熟悉的事情開始:林布蘭是荷蘭畫家,梵谷事後印象派畫家,繪畫這項藝術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
更有效的問題也許是:賈科梅蒂是誰?為什麼露易斯・奈維爾森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家?為什麼竇加被認為是第一個現代主義畫家?
/
他們的團隊收集了一個個孤立的事實,維爾登斯坦醫師則擁有一套系統化的專業知識。這位經驗豐富的醫生知道種種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因此可以更輕鬆地找出哪裡出了問題。薩克斯伯格說維爾斯坦醫師是「行走的資料分析儀」,因為他「擁有模式識別能力,可以分辨哪些東西重要、哪些不重要」。
在許多方面,這都是「精通」的特徵。
/
專家都是以一種更融會貫通、更彼此關聯的方式思考。他們的長期記憶是以「關係」為基礎,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特徵」;是以「系統」為依據,而不是「事實」。看穿問題的表面特徵,辨認出核心問題。
/
這種連結成網路的專業知識或技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培養。
/
我們必須鎖定將某個理解範圍聯繫在一起的基本邏輯,看看專業知識或技能是如何兜在一起的。
/
透過把已知的事寫下來,我們是在讓自己的心智做好準備,好在那個專業領域裡建立更多連結,創造一種比較系統化的思考及理解方式。
/
測驗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不知道的到底是什麼。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