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被綁架了將近18年,而且不確定會遭到囚禁到何年何月,妳還能「奈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人生如初戀」嗎?
1991年,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11歲的小女生潔西・杜加(Jaycee Dugard)正走路去上學,突然一台車向他靠近,看似要問路,但一刹那,車門一開,不懷好意的人將她擄走,甚至使用電擊棒電昏她。在囚禁的18年中,她屢次受到侵害,生下兩個女兒;飲食不正常,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只能在房間裡的桶子解決。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為《一年之轉》的全新修訂版。作者經歷憂鬱症,住在精神病院裡,有天起床突然像是頓悟了一番,回到家庭,連家人也為她180度大轉變感到難以置信。蛻變後的作者,也透過自己的「轉念作業」,讓大家知道,很多所謂「都是他讓我⋯⋯」的情緒,其實都與他人無關,而是自己的情緒在作祟,或是自己的解讀,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人們往往講「不要在意他人的想法」、「跟自己比較就好」,但實際能時時做到非常困難,畢竟,生活中,人往往要從與他人互動中得到成就感,了解自己在團體中的定位。因此,只能透過練習,「有意識地」告訴自己要適時放下一些無謂的庸人自擾。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從國高中,就喜歡讀張曼娟寫的小說,尤其經過她巧手之下,總是把佳餚寫得更加誘人。這次,在研究所畢業之際,趕快借出師大圖書館的藏書,享受學生最後的福利。
《我輩中人》寫的是中年時期,照顧年邁的雙親的故事。由於張曼娟心態年輕、保養得宜,實在很難想像她比我父母還要年長,也讓我更為確信:「相由心生。心態會影響相貌。」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渺小一生》是一部讀起來很痛苦的小說,感覺到書中人物的痛、生活的無奈。這也是我第一次讀小說讀到哭,並且期望「拜託⋯⋯壞事不要發生」,可見作者的寫作功力和劇情安排十分成功。
此書描寫四位大學室友,從二十餘歲的青春年華,一路到他們的人生盡頭,刻畫四位好友的友誼、人際關係,以及與周遭朋友的互動模式、觀感。推薦各位小說迷此生一定要讀過一次!(這可是我第一次說出這種話喔!)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變之書》出版於1980年代,是美國成長勵志類的暢銷經典。此書遴選為「史上五十部最重要的自我成長著作」,之後改版推出(頁13)。

作者提出,轉變(transition)不等於改變(change)。很多人無法走出過去,原因是在心理層面上,不懂得如何結束。如:親人過世、剛脫離學校生活的大學生、研究生、工作轉換跑道、面臨分手的男女、空巢父母。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k Boyle為經濟系畢業生,畢業後於不同企業工作,也在過程中,讓他反思金錢世界、資本主義造成過度消費,對整個社會、自然環境造成哪些衝擊。2007年,創立「免費經濟社群」,並利用一年的時間實驗,究竟都不用靠錢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儘管本書已出版將近十年,但仍能看到作者值得學習或嘉獎的地方。

本文摘錄閱讀時特有所感的文字。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待在家也不錯》是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的續作,正巧在2019年尾聲,COVID蟄伏,並在未來兩年大幅扭轉了全球人的生活樣貌。而台灣,也在五月遭遇考驗,今天是降二級的第二天,也是遇到三級延後的指考第一天。其實,我每年都有寫學測、指考英文科考題,並且和多益班或有需要的人分享。站在英文老師的角度,很期待今年的出題老師會出什麼招、想到哪些有趣的主題或陷阱,但相信考生肯定很緊張,希望大家都有好的表現:)

p.22 快樂生活矛盾名言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婦人》是我的論文研究主題,但說來慚愧,因為以研究第一部的前二十三章為主,一直沒有細讀後續,這次趁著畢業前,好好從圖書館借出不同的中譯本。論第一部和第二部,老實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二部。如果有讀過Louisa May Alcott的英文傳記,大致會知道,第二部有部分是受到出版社影響小說情節走向。Louisa的鏡像人物Jo喬,原本應該決定未婚,跟原作者Louisa一樣,但出版社還是希望喬能夠步入婚姻生活,做出一個happy ending。
不過,有趣的是,裡面也可以看到Louisa直抒胸臆,留下伏筆。透過喬之口,說道,我覺得我的愛有很多種,不屈於異性之愛。因此,在性別區分較明顯的時代或社會(如西班牙、義大利),的確會認為這本書在1930年代左右的社會太過「前衛」。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萌是中國的創業家,她在書主要論及時間管理、專案管理工具,以及自己的學生時期的故事。有趣的地方是,她的表達很接地氣,比起強調自己的成功,反而提到自己的失敗與目標轉向。

彼得・杜拉克提出的SMART法則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給 未來的日記》敘述一個收到史丹佛醫學院通知單的女孩,茫然面對自己的未來,總是不願跨出腳步冒險。生活在小鎮的她,意外發現過去十年前懸案的真相。作者引用Robert Frost的詩句作為各章開場,推薦給喜愛文學或求學生涯迷茫的學生~

p.26 萬一十年後我有機會讀到自己以前是什麼樣的人,而我卻後悔了怎麼辦?萬一我讀了之後,卻看見在成就背後,或者我在忙於追逐成就時所錯過的一切呢?我或許會希望自己當初做了不同的決定。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