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閱讀動機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沉思錄》是古羅馬時期哲學家皇帝奧理略的思想日記,可說是哲學必讀經典,師大圖書館館藏是北大教授何懷宏的簡體譯本,除了是大陸用語外,有些語句讀起來有點拗口。若有機會,希望可以再閱讀其他譯本。

image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吸引我從師大圖書館架上拿起《親親普奈麗》是因為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柯爾賀背書,另外,這本書也是法文暢銷書,中譯本由方智在2000年出版,目前已絕版,譯者為張瓊分,之後希望我也能讀懂法文原文版~

image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鉛筆,還有話要說:鉛筆的片語】
之前曾有一篇跟大家介紹鉛筆的歷史,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鉛筆的片語。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蕭伯納的中譯名很特別,因為他的全名其實是George Bernard Shaw,所以「伯納」其實是他的中間名(middle name),而不是一般翻譯原則的翻first name。
蕭伯納是192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劇作家,以「黑色幽默」聞名,劇作「賣花女」(Pymalion)改編成由奧黛莉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還記得當初在大一發音課時,老師指名要我們看My Fair Lady,因為劇中講述,若要晉身「名媛」,那就要美姿美儀像「名媛」,講話的口音、用字遣詞也需要著墨,大概就像「讓講話不標準的美女上正音班」的感覺吧?但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改編自蕭伯納的大作。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Nonak Djokovic,目前世界排名第一,一路走來,與球王Federer、蠻牛Nadal激戰,本書是Djokovic的飲食自傳,Djokovic談論自己認知到食物對場上體能百分百發揮有多重要,珍惜金錢、時間、親友,以及一路以來的成長背景。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會不知不覺想知道他的每一件事。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初知道這本書,是讀到商業週刊一篇文章,所以才想從圖書館借來翻閱。近年來,筆記術的書籍、文章、方法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書店,在科技時代中,手機已經可以包辦生活的大小事,但往往養成貪快的性格,思考流於碎片化。凡事並非一面擁護新事物,有些舊方法之所以可以盛行百年,必有它的原因。 今天就來一起看看《拿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究竟都在說些什麼吧!

image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知道這本書是透過 podcast經典也青春 的導讀,這本書是村上春樹旅居歐洲列國三年,並且在這段期間內,創作出他的經典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遠方的鼓聲》可以說是村上在旅居歐洲時的日記隨筆,因此村上本身也表明,這本書不算是遊記或是旅遊介紹,如果帶著這個期待閱讀,可能要失望了。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路上遇到認識的人(可以是很熟或剛認識的人)

1. 又遇到了!

文章標籤

Anita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